当前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。行业发展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。技术创新成为破解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。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发展策略,将创新驱动置于核心位置。
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达559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2.9%。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保持在94%的高水平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至570GW至630GW。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也从215GW至255GW上调到270GW至300GW。
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
光伏产业发展主旋律正从降本增效转向提质增效。过去光伏价格居高不下,行业持续强调成本控制。如今价格已降至极致水平,效率提升空间仍然广阔。目前高效光伏组件效率可达23.5%,预计未来十年每年可提升0.5个百分点。
晶硅太阳能电池理论转换效率上限为29.4%。钙钛矿叠层技术有望突破30%效率瓶颈,最高可达43%至45%。提质增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驱动。材料、工艺、设备三者相辅相成,需要形成协同创新体系。设备创新是支撑优质工艺和先进产能落地的重要基础。
国产光伏设备企业崛起增强了产业全球竞争力。早年间光伏原料、设备、市场三头在外。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且服务滞后,有时甚至无法采购。如今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,国产光伏设备在全球形成领先优势。
光伏产业每个关键技术转折点都会涌现新的设备厂家。在PERC阶段主流技术实现国产化。进入TOPCon阶段成就了众多设备厂家。接下来BC阶段、钙钛矿阶段,提前布局的设备企业将脱颖而出。
市场结构优化显现积极信号
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求生努力下,近期市场释放积极信号。7月以来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片市场价格出现回暖。一线光伏设备厂商新接订单势头良好,订单结构持续优化。
今年新接光伏设备订单主要适配TOPcon新工艺技术。新型BC工艺技术订单占比提升。部分订单来自下游客户对现有设备进行提质增效的升级改造需求。市场竞争越激烈,企业对新技术、新设备需求越强烈。
TOPCon技术工艺不断更新换代,为光伏设备厂商带来新订单。HJT、xBC等技术快速发展,未来有望带来新一轮技术变革。大量新设备需求将被催生。光伏设备企业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推动产业整体智能化升级。
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,减少人工干预。产品品质和洁净度得到保障。自动化设备形成数据跟踪和积累,带动产业整体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。下游市场对光伏设备需求主要集中在提高转换效率、降低成本及增强系统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