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4|回复: 0

伍德麦肯兹:中国2024年新增35处海外制造工厂!风光储达114处!

[复制链接]

4

主题

0

回帖

1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9
发表于 前天 18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伍德麦肯兹(Wood Mackenzie)报告显示,尽管贸易紧张加剧,中国可再生能源制造商仍积极拓展全球版图,2024年新增35处海外工厂,使其在风能、太阳能和电池领域的国际制造基地总数达114处,这些基地战略性布局于中东、亚太和欧洲,以规避升级的关税壁垒。


伍德麦肯兹中国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主管李晓阳(音译)表示,尽管面临20余个市场的贸易壁垒且美国对部分太阳能产品关税高达696%,中国企业2024年仍新增35座海外工厂,展现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制造领域保持主导地位的显著韧性。据其最新《放眼海外》报告,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20%,企业渐从直接出口转向海外制造以规避贸易限制,其中风力涡轮机出口激增72%,太阳能组件和电池出口量分别增长11%和28%,增速虽低于2023年的48%和39%。


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额(2020-2024年)

制造优势带来显著价格优势


中国占据全球80%以上的可再生能源设备产能,海外生产的风力涡轮机、太阳能组件、储能电池分别比西方同类产品便宜28%、4%和31%,对成本敏感的全球开发商极具吸引力。李晓阳补充,企业正通过海外制造调整策略以适应本地要求和贸易环境,中国制造业效率使其即便面临关税壁垒仍保持竞争优势,重塑全球供应链。


“一带一路” 成战略堡垒


报告显示,中国 “一带一路” 海外电力项目十年(2015-2024)达369个、增长34%,伍德麦肯兹预测2030年中国或控制其主要市场近80%的集中式风光装机,形成绕过西方贸易限制的影响力堡垒。李晓阳指出,可再生能源投资正转向中东、亚太和里海地区,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产品使绿地投资更具吸引力,这些地区既是制造枢纽也是需求中心,为中国构建了绕过传统贸易壁垒的平行供应链。


基于成本的举措凸显政策局限性


报告提及中国企业通过包括投资者主导项目、与西方OEM合作供应零部件等四种商业模式推进海外扩张,这种多元化策略表明贸易壁垒未达削弱中国影响力的预期,反而催生更复杂的供应链结构,使中国在表面符合本地要求的同时保持控制。政治稳定的亚洲、中东和拉美市场吸引力上升,欧洲因准入壁垒高和项目成本高吸引力下降,中东、亚太和欧洲为工厂部署战略枢纽,沙特和阿曼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尤其吸引中国投资。


收入压力预示竞争加剧


伍德麦肯兹称,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量虽增,但因竞争加剧致价格下降,总出口收入降13%,其中太阳能组件出口销售额降29%,电池降5%,显示中国制造商虽维持市场份额,却面临贸易壁垒与内部竞争带来的利润率挤压。


全球政策反应加速而非遏制扩张


全球本地含量政策(如欧盟《净零工业法案》目标2030年本土生产占40%、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制造业激励措施)反而加速了中国制造商的全球扩张,未加阻止却迫使其采取更复杂国际战略,或通过分布式制造网络增强影响力。


李晓阳总结:贸易壁垒和本地含量规则未削弱而是在重塑中国影响力。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未实现真正的供应链独立,反而更趋复杂和碎片化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蜂能网

GMT+8, 2025-8-7 19:28 , Processed in 0.03416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